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节 (第3/3页)
言试卷极多,能保证每位众圣的著作都考到,但童生试不同。 ??童生试的试卷虽有三十张,但毛笔字比较大,实际内容比想象中少,只能考有限的试题,可众圣很多。 ??孔子和六位亚圣的地位超然,至少要占一半的试题,而引领百家争鸣的几位半圣著作也是必考的,不然就不能体现百家归儒,用地球的话就是“统一战线”或“政治正确性”。 ??几位历史地位极高的半圣的著作同样必考,诸如董仲舒的大一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陶渊明的诗赋等等。 ??这样剩下的篇幅很少,其余的半圣根本分不过来。 ??于是,便形成一个规矩,童生试的请圣言就分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年年必考的著名众圣。 ??第二部分是本年三位考官的名篇。 ??第三部分是每年从剩余半圣的著作中选三到五部,轮流考。 ??方运是幸运的,因为除了三位半圣考官,本年童生试所考的众圣著作都曾在地球出现,东江读书馆都有收藏。 ??童生试前,一旦确定半圣考官的名字,各地考生都会花许多时间背诵考官的名篇。 ??其他众圣的题目有难有简单,但半圣考官的题却格外简单。 ??因为活着的半圣都是新圣,根基不稳,急需文名,必然想要天下人知道他的得意之作。 ??“用前世的话说,就是送分题,士子书生感激,新圣的文名又得以传扬,两全其美。” ??方运仔细一想放下心,因为他上个月就开始背诵三位半圣考官的名篇。 ??第十四题很简单,考的是一位叫米奉典的半圣的封圣时间和地点,方运虽然一时想不起来,可他感觉自己一定记得。 ??米奉典是这次童生试的三位半圣考官之一,在开考前就已经传遍天下。 ??方运思索片刻,提笔写下:新历一百四十五年秋,蜀国,蜀都。 ??方运答完,突然发觉自己脑海中浮现一本蓝灰色的空白古书,随后,一小块记忆碎片飞入其中。 ??那本空白古书立刻变成《奉典五经注》(卷一),作者米奉典,半圣,封圣五十六年。 ??接着,陆续有新的空白古书出现,提取方运的记忆碎片,形成一本本米奉典的文集、诗集,一共有五本,都不是完整的,要么是只有一卷,要么是残篇。 ??方运面露喜色,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既然有大量的书,还能吸收新的书,就叫‘奇书天地’吧。” ??下一题考的同样是蜀国半圣,诸葛亮,不过此时已经驾鹤西去。 ??不同世界的诸葛亮的经历不同,方运花了一些时间思考,避免答错。 ??刘备立国的国号是“汉”,以汉室正统自居,从来没有过蜀国,只不过其他人不承认,只称之为蜀国,有轻蔑之意,后人沿用。 ??在圣元大陆,刘备同样立国为“汉”,志在继承大汉江山一统圣元大陆,却遭到东吴和魏国联手反对,最后不得不改国号为“蜀”,最终靠着半圣诸葛亮维持下去,直到现在成为十国之一。 ??方运有了奇书天地,对地球的诸葛亮更加了解。 ??第7章 鸣州!圣前! ??《三国演义》过于神化诸葛亮,导致很多人高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导致部分人用正史把诸葛亮批的一无是处,认定诸葛亮没那么伟大,都是《三国演义》小说导致的。 ??但真正看过正史《三国志》的人都不会看轻诸葛亮,因为《三国志》共六十五卷,除去必要的帝王单写一卷,单独占据一卷的,仅诸葛亮一人。 ??诸葛亮最出色的才能不是领兵打仗,而是治国,他是相才,不是帅才。 ??在《三国演义》之前,就有大量文人盛赞诸葛亮,最关键的是,诸葛亮入了“孔庙”,被封为先儒,这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地位,不是罗贯中写部小说就能让他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