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 天命就不能变?(为落夜加更6/12) (第2/2页)
术已经在荆州大面积推广,虽然造纸术推广的速度较慢,适合印刷术使用的油墨一时也没有发明出来,但印章都已经出现了这么多年,这些都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一直大力支持刘备父子的荆州世族得到造纸和印刷两项技术后已经展现出了旺盛的生机。 马良亲自出面,让荆襄的大小世族联结在一起,拿出自己家中的藏书,一起开书馆造纸印书,免费分给各家子弟阅读。 要知道,这年头大多数的经典正义都掌握在中原大族手中, 荆襄豪族掌握的也不过是其中的传抄本、再传抄本, 在传抄中难免会有脱字漏字错别字,简牍被人翻来翻去,肯定也会有损害,谁愿意把自己费尽抄来的书免费送给一帮小户人家抄袭。 知识的最终解释权也一直就在中原大族的手中。 可马良认为,荆楚之人又不是天资比中原差,只是缺少书本,进步太慢,纵有人才也会埋没。 只要雕版法和造纸术推广的好,再过十年,荆楚之地就会变成书香之地, 而天下士子手捧的书卷也都会变成荆州世族不知道从哪抄来、也不知道跟原文能不能对上的盗版经义。 比如《道德经》里“大器晚成”原本写作“大器免成”,可就是因为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大家还是按照“大器晚成”研究了千年时间, 就算后来考古发现了正本…… 可那又怎么样?这么多年都按大器晚成脑补过来,大家也都懒得改了。 马良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也是能让他手上一堆盗版书发光发热的最好手段。 而且这印刷造纸的利润也当真可观,短期内也能保证财源滚滚来。 最开始的时候几个大姓还是给马良面子,纷纷把家中的藏书拿出来做成雕版。 但也有几个小户和大户的旁枝表示这种做法会导致知识普及,有可能会让这些大姓丧失高高在上的高贵地位。 当这些人跑到马良面前,向马良表示此事不妥时,马良只是稍微考虑一番,随即点了点头。 “说的是,是我思虑不足—— 我之前还真没想过,会有不喜欢吃粟米却甘愿去吃屎尿的耗子。” 他白眉一抖,嘴角扬起一丝阴冷的笑容。 “你们的伪书我马良不要了,你们的家人子弟以后只管闭门苦读,也休要出来做官交游, 荆州雅士各个效忠世子、效忠汉中王、效忠汉室, 尔等既不思报效,便不足与高士共语——滚回去吧!” 别看马良在刘备父子面前颇为恭顺,可在荆州世族中却以胆略著称。 他一句话彻底否定了那些人家的藏书,以后谁也不会再去看、再去学他们的独门秘籍,这些竹简自然也没有用处。 这招基本封死了这些人家所有家中子弟出仕做官的资格,甚至会让这个小世家遭到大世家的一致欺凌排挤,搞不好连家族的土地都会被霸占夺走。 那几个小户人家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连连求饶, 可马良早就想立个靶子打一下威慑别有用心之人,这会儿有几个小户人家撞墙他自然不会轻易饶过。 他立刻宣布那几户世家不忠,算把他们踢出荆州上层交际圈, 之后他还尤嫌不狠,又开始琢磨斩草除根之法。 也就是那会儿,马谡和周群出使曹魏返回, 许久没见四哥的马谡非常开心,还把自己从北方弄来的车夫石苞介绍给马良,说这小子虽是寒门出身,可是言谈很有水平,而且谦恭有礼,是个人杰, 他表示四哥可以找个机会稍微历练一番,个年轻人一个成长的机会。 石苞的权力欲极重,这一路上一直想在马谡和周群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学。 尤其是自己在军事上的天赋。 可不巧的是,他碰上了历史著名的纸上谈兵高手马谡。 几天谈下来,石苞已经不敢在马谡面前开口说话,整个人安静谦卑,哪敢在马良面前装逼。 马良跟石苞聊了几句,见这小子应答倒还是颇有分寸,只是言谈少了几分自信, 他心道此人毕竟出身寒门,在世族面前抬不起头也是正常。 横竖是个没背景的外来人,就用他来对付一下那些不长眼的小户。 若是能做成,马良愿意给这个外来的寒门一个晋身机会。 若是做不成…… 做不成以后去跟着潘濬抚夷也不错,人尽其用嘛。 刘禅还不知道未来的晋朝开国大司马、乐陵郡公居然莫名其妙来到了自己治下。 他收到消息,常雕文聘已经率军北上,应该是奔着襄阳的方向去。 魏军在汉水以北没有大规模集结的迹象,常雕和文聘手下的魏军不过两万,居然还敢包抄关羽的后路。 如果不是没把刘禅放在眼里,那就一定是对攻下襄阳有巨大的自信。 马良这会儿也意识到襄阳真要打大仗, 出于对刘禅的信任,马良微笑道: “世子,此番就让幼常跟随世子出征,也好见识见识世子用兵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