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0章 称帝 (第2/2页)
意。 一番折腾,饶是如今元神有成,也略觉繁琐。 这帝王之福虽大,但却也不是那么好享的。 身着红黄两色的冕服,十二旒冕冠,林正阳缓步踏出,端着架子,雍容华贵。 遥遥望见,就让人心神摇曳,生出敬畏。 此乃权柄在身,而大运加持之故。 步下台阶,入得了御舆,他就瞑目在御舆之中,不言不动。 周身礼服并不合身,而且也不舒适,头上冠冕也着实沉重了些,有金有玉,怕是能有一二十斤。 以常人之身佩戴,也真的是寸步难行。 这登基也是个体力活儿,看似风光,实则是在受罪。 “铛——” 钟声响起,礼官唱声,仪仗队开道。 缓缓开出九重朱门之外,銮驾缓步而行。 宫门之外,立时爆发出山呼海啸之音: “万岁!万岁!万万岁!” 仪仗队行过之处,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官身之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带着鲜花、香案,前来迎奉。 身着重甲的甲士,层层围绕着,拱卫着銮驾,排开人群,以免宵小作乱。 随着这山呼万岁,众人叩拜,就有团团气运,汇聚到鼎器之中。 由于鼎器已经满溢,这些气运,就积聚在周边。 在林正阳不曾注意的时候,鼎器色泽越发深沉,如同古老的青铜器,而鼎身纹路也在不断扩展、深化。 最终,来到了天坛之前。 天坛最重,登基时主要祭天,至于地坛反而在其次。 天坛按格式高有九丈九尺,用黄土累成,上面铺着大理石的地砖。 到了这里就没有百姓可以近前,只有一干文武大臣分列旁边,躬身迎驾。 銮驾落地,林正阳缓步踏出,一步,一步,走上天坛。 微风吹过,更显寂静无声。 九丈九尺高台之上,不甚寂寥。 林正阳照着祭文念着,其实声音只有自己能听见。 一开口,就是灌了一嘴的风。 总算是念完了祭文。 下方,礼官看到他的眼神动作示意,顿时指挥着群臣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地之上,无数星星点点的光,飘摇而上,扩大了原本的气运河流。 整个气运长河,都扩张了起来。 这股力量,迅速涌入天柱之中。 天柱受此一激,也向外扩张,变大、增高,向着天空冲去。 鼎器剧震,不断有轰鸣之声传出,鼎身不断扩大,铭文加深,色泽变得更加古朴,显得神秘。 鼎中扩大,又有了容积,外围大量气运就盘旋着卷入其中,不断转化,调和。 原本看似很多的气运,此刻竟看看充满三分之一。 随着鼎器缓缓扩大,天柱不断向上延伸,鼎中如水一般的气运也在缓缓下降。 幸而下降速度不算太快。 过了一会儿,周围红黄色的气运长河,翻卷起惊涛骇浪,其中一轮红日初生,顺着天柱底端,向上升起。 接着,一条白身青背的真龙,追了上来,衔着这红日,腾空而起,直入天柱顶端。 空中隐隐传来震天之响声,好似天柱当真戳到了天盖一般。 接着,天柱连天接地,大放光明。 天际,无数星辰白日显现,道道星光垂下,灿烂绚丽。 一时之间,天下十三州,但凡星辰入命,受星光眷顾者,都有感应,齐齐抬头,望见此景,尤其是注意到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 异象持续了有半刻之后,缓缓消失。 天坛之上,又有五色祥云盘旋,凭空生出,凝聚不散。 林正阳细细体悟期间鼎器变化时,带来的丝丝玄而又玄的感悟。 同时也在庆幸: “好险,好险,仅仅以五州之地,就妄自称帝,差点就耗尽气运,鼎碎运尽。” 此时此刻,尽管有大片的白气、红气、黄气,不断汇聚而来,鼎身之中,却依旧仅仅只剩下浅浅一层气运约莫只有一两成左右。 几乎就要见底。 “幸好,没有强行凝聚新国号,如是不然,恐怕情况还要糟糕,到时候难免要度过一段时日的运数衰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