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第2/2页)
。 古伯母和古雨都来相送。谢穆宁还没跟老爹说这事呢。 不过谢朝辉显然从古家母女异乎寻常的热情中看出来了点什么。他思忖一番,也行啊! 既然小祖宗不愿意离开边城,那嫁到交情深的人家挺好的。 他对着古夫人点点头,“劳弟妹费心了!” 古夫人笑,“谢大哥不必客气。我这心底啊,一向是把穆宁和古雨一样看待的。” 谢穆宁上了车,谢朝辉忍不住跟着马车走了几步,“有事就找你楚叔叔,不用同他见外。” “女儿知道了,老爹你回吧。”谢穆宁从窗户探头出来挥手。 楚家叔侄都是骑马。出城之后楚元驱马来到谢穆宁车窗边,“穆宁,我们一天大概要走六十到八十里路。所以路况好、天气好的时候马车也会跑一跑。” “我都可以,楚叔叔不必顾虑我。”要不是不想看到楚俊彦那货,她骑马都可以。 楚元微笑道:“我知道你不娇气,但我不能就把你当男娃娃对待了啊。” 这条路楚元比较熟悉,哪处该打尖,哪处驿站可以住宿,路上怎么走,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而且提前就安排人去驿站通知,到了就有热水可以用,饭菜也做得差不多了。房间更是早准备好了。 比谢穆宁上辈子跟着楚俊彦进京舒坦多了。 楚俊彦说这些都是该女人操心、张罗的事儿。他也不想想她从来没有进过京,她怎么张罗? 谢穆宁泡脚后穿着寝衣躺在床上,她今天完全没感觉到累。 楚叔叔亲自带大一个侄儿,还真挺会照顾人的。 当初他兄长是战败牺牲,后来朝廷追究责任楚家很受了些牵连。 消息传来,他嫂子悬了梁。他当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吧,还得照顾侄儿长大。 楚家的家境是他十八岁后走武举从军才逐渐又好起来的。到他二十一岁斩杀了北戎前国主,楚家就又回到了一流的世家。 次日一早起行,楚元怕谢穆宁途中无聊,驱马在旁给她讲山川风物。种种传说信手拈来,听得谢穆宁很是入神。 “楚叔叔,听说读了很多书啊?” 楚元笑笑,“彦儿如今这条路,本来是先父给我安排的。” “我回味一下您刚讲的两个故事,您不用管我了。” “行,你有任何的需求都只管和我说。只当我是你亲叔叔就好。” 过了一阵,有楚府的家丁送了热热的糖炒栗子过来。 “谢大小姐,方才经过的小城糖炒栗子很出名。将军让小的去买了一些给您甜甜嘴。要是路上饿了,这也可以垫一垫。不过将军说让您别多吃。一会儿要打尖那家店羊肉粉条做得很地道。” “哎,我知道了。替我谢谢楚叔叔!” 走到第五天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从淅淅沥沥的小雨到倾盆大雨就是半刻钟的功夫。 谢穆宁的马车陷进了沼泽里。 她预备下车,方便下人抬车。 楚元正好披着蓑衣过来看谢穆宁这边的情况。见状道:“你们姑娘家不要下车淋雨。这样大的雨披着蓑衣都能淋湿了。” 说完弯下腰同谢楚两家的下人一起抬车轮,一直抬了十来丈到好走的路段。 被交代在一旁安抚拉行李马匹的楚俊彦愕然不已。 楚元看看四下道:“附近有个岩洞,趁着雨还不是太大,大家把车马赶过去让人和马都避一避。” 谢穆宁下了马车直接进了岩洞,连鞋都没湿。她马上张罗生火熬姜汤。 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外披着蓑衣安顿马匹,人手有些不足。 谢穆宁自己拿着菜刀切姜片,对着进来的楚元等人道:“楚叔叔,你们的衣服都湿了,赶紧去换身干的。这姜汤马上就得了。” “好!”楚元点头。然后转到拐角的地方换衣服,湿衣服脱下来烤着。 果然不多久,谢穆宁就亲手用托盘端了几碗姜汤过来。 “楚叔叔,趁热喝。” 她虽然递了一碗给楚俊彦,却没有单独招呼他。显得他就是个搭顺风车的。 楚元道:“穆宁准备得很周全啊,看来我们男人日子还是过得糙了些。” 谢穆宁笑笑,“我也得有点用处,总不能处处都仰赖楚叔叔照顾。” 这么一路走了十几天,才到了京城。 马车停在了将军府门前,楚元过来道:“到了,下车吧。” 谢穆宁知道到了。她楞在了车上是因为看到了楚俊彦的白月光白敏舒! 这可是上辈子趁她没有防备把她推下山坡摔死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