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篮实在太准了_第165章 姚说他会打爆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姚说他会打爆你 (第2/3页)

重视。
  而且看老尼尔森的安排,也是想让王治郅尽早适应球队,尽早上场比赛。
  王治郅起身的时候又长呼一口气。
  这种重视也是一种压力。
  孙昊这时候起身拍了拍他肩部。
  “德尔人很好说话的,别紧张,有我呢,要是有不懂可以随时问我。”
  孙昊这话说的没毛病,在异国他乡互相照料,有他在,王治郅会比历史中适应的好很多的。
  不说别的,这王治郅打的更好,他以后打国家队比赛也多个帮手啊。
  绕来绕去,帮王治郅还是在帮他自己。
  王治郅被哈里斯带走了,队员们结束训练也陆陆续续都离开了。
  姚明也还没回来,孙昊要等他们两个一起走,然后请客吃顿饭什么的。
  看到埃斯利也还没走,他走过去坐下。
  正好有个事情他想问问埃斯利。
  “霍华德,贾森·基德这个人你熟吗?”
  之前全明星赛的时候,孙昊就觉得基德那个人挺怪的。
  仅仅是被自己抢了首发,应该不会那样对他爱答不理,还有点小不爽的样子。
  那是人佩顿才有的性格啊。
  “怎么?又想听故事了?”
  孙昊是小牛队里面少有的忠实听众,埃斯利也很享受和孙昊分享故事的感觉。
  孙昊点点头,他已经洗耳恭听了。
  “贾森的话,他和达拉斯很有渊源。”
  其实不用埃斯利说,孙昊也知道基德和小牛队之间渊源。
  不说别的,19年职业生涯,有7年就是在小牛队渡过的。
  1994年被小牛队选中,到2007年回到小牛,再到2011年在小牛队拿到生涯唯一的冠军。
  往好了说,一个达拉斯人离开了故乡,最后外面闯荡了一圈回到家乡,最后在家乡荣登王座。
  往不好了说,就是在外面混不下去,最后灰头土脸的回来,抱着诺维茨基的大腿拿了唯一的冠军。
  而之所以会有那种不好的说法,就是埃斯利说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题,叫做达拉斯三杰。
  贾森·基德、吉米·杰克逊、杰莫·马什本。
  因为三个人名字里面都带有j这个字母,而且都是小牛队自己选中的球员,因此得名。
  达拉斯三杰当时可谓是意气风发。
  最先登陆小牛的是吉米·杰克逊,1992年的四号秀,新秀赛季场均16.3分4.4板4.7助攻,全能型得分后卫。
  紧接着是杰莫·马什本,1993年的四号秀,新秀赛季19.2分4.7篮板4.6助攻,全能型小前锋。
  这位也就是孙昊之前黄蜂队遇到的那位“乔丹”。
  最后就是1994年榜眼签选中的基德,新秀赛季场均11.7分5.4篮板7.7助攻,妥妥的球队发动机。
  这三个人可以说是相当的搭,一个超级助攻手加两个超级得分手。
  实际上在基德新秀那一年,杰克逊的数据是25.7分5.1板3.7助攻,马什本的数据是24.1分4,1板3.7助攻。
  三人场均贡献61.5分,把上一年只有22胜的球队战绩提升到了36胜。
  青春无限,天赋爆棚。
  谁都看得出,只要稍加磨合,他们就能够成长为联盟新的三剑客,三叉戟,甚至三巨头。
  前途无量。
  但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女人而毁掉了。
  那个女人叫唐妮·布雷斯顿,基德和杰克逊同时喜欢上了她。
  别觉得基德是什么高风亮节的人,当时为了讨好布雷斯顿,他场上场下都毫无底线。
  “人们很难看到基德给杰克逊传球的场景。”
  “我已经忘记基德上一次传球给杰克逊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这就是当时媒体报道用的字眼。
  而在媒体面前,基德也已经完全把球队给抛诸脑后。
  “即使我处于无人防守的位置,他也宁可将球传给主裁判而不是我这个队友。”
  杰克逊在记者面前抱怨。
  “这家伙满脑子只想着自己,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为什么非要把球传给他?”
  基德的回应则是相当直接。
  管理层的介入也完全无法改变这种局面。
  在女人面前,基德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
  于是乎,管理层无法忍受这种局面,始作俑者基德第一个被交易离队。
  紧接着,马什本和杰克逊也都陆续被送走,前途无量的三人组就这么解散了。
  说起来略微讽刺的是,唐妮·布雷斯顿最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