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湖上_第一节避难祝家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避难祝家岗 (第1/2页)

第四卷 黑夜枪声
  第一节 避难祝家岗
  突如其来的洪水虽然有所退落,但绝代堤上已无立足之地,无论哪一处地方,一脚踩上去,就是一个深深的泥坑,遍地烂泥,臭水凼一个连着一个,翻肚的小鱼小虾散布在水凼里,烂泥中,引来铺天盖地的绿头苍蝇,像乌云一般遮盖了绝代堤。
  人在堤上走,苍蝇碰面,稍不留神,就有苍蝇钻进鼻孔里,或是被吸进嘴巴里,令人恶心呕吐,成为疾病传播源。
  更让人害怕的是步步踩疫水,脚脚踏钉螺,不知哪时哪刻会感染上急性血吸虫病。
  春柳湖的渔人一时间无法回到绝代堤上,把渔船继续停泊在鲤鱼嘴码头那两株百年古柳树旁也不安全。
  黄春江与支委们权衡之后,还是采取以前经历洪灾后的老办法,领着船队开往春柳湖以西,沅水南岸,距绝代堤十一二华里的祝家岗避难。
  这里,是渔民起义领袖杨幺的外公外婆家所在地,也是杨幺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也是杨幺结识钟相并拜其为师,共同举起“等贵贱,均贫富”大旗的地方,也是杨幺的安葬地。
  岳飞收买杨幺身边人,从内部瓦解义军。杨幺兵败,岳飞将其首级割下送往朝廷邀功请赏,将其身躯暴陈天台山。
  杨幺义子吴幺郞与春柳湖渔民和祝家岗人一起抢回“大圣天王”遗躯,连同镌刻有“大圣天王”四字的青铜短剑,安葬在祝家岗的凤井里。
  日月轮回,阴晴雨雪。830年过去了,此地仍然民风淳朴,重情重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除此之外,风景这边独好,杨柳林、桃树林、茉莉花林、桂花林,铺天盖地,遮云蔽日,香风四溢,日夜不断。
  特别是每到夏秋季节,西洞庭湖区天气炎热,而杨幺墓地四周方圆八九百米的范围内,却凉风习习,舒爽宜人,没有一只蚊子苍蝇光顾,人们夜晚光着膀子,打着赤膊,躺在露天地里纳凉,完全能睡个喷喷香,不担心有蚊子叮咬。堪称天下奇观。
  从南宋至今,历朝历代官府均派员勘察,可都不解其中奥秘。
  祝家岗人则自有说法。那是因为杨幺遗躯和他的“大圣天王”青铜短剑葬在此的缘故。杨幺生前“等贵贱,均贫富”,那些剥削穷人的吸血鬼怕他。杨幺死后魂魄和他的“大圣天王”青铜短剑显灵,吸血鬼照样惧怕。
  这一结论,不管官方信不信,反正老百姓坚信不移,并引以为豪。祝家岗的十里江堤,与别的堤段相比,堤身高大壮观,堤面整洁光滑,堤坡平缓宽敞,绿草如茵,是乌龟的群居之地,每当太阳初升之时,会有成群结队的乌龟从堤坡草丛中钻出,爬到水边,昂起脑壳,享受阳光。
  这里湖水碧澄,湖平如镜,也是撒网捕鱼的好出处。
  数百年来,春柳湖与祝家岗一直保持着亲如一家的关系。渔船可以随时停靠,渔民可以随时往来,无需特别招呼。
  这次,祝家岗的人们看到黄春江领着春柳湖的数百条渔船来了,在堤坡上,地角边,搭起了一个个十分简易的芦苇棚子,一家三代人挤在一起,其情其景,凄惨悲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