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湖上_第六节一根棕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节一根棕绳 (第1/2页)

第六节 一根棕绳
  李沅发举着平时打野鸭的那杆猎枪,朝着乌漆墨黑的湖上放了两枪。
  春柳湖的渔人听到枪声,心都一下缩紧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李沅发打野鸭百发百中,他手中那杆猎枪还从来没有放过空枪。
  杨先明是死是活,谁能知道。
  这枪声,也暂时镇住了那些想步彭幺婆、杨先明、水老鼠后尘的渔民。如果逃跑路上不巧遇上李沅发,被他那杆猎枪像打野鸭一样打中,即便不死,也会在骨头里落下绿豆似的铁子弹,成为终身残疾。半个废人,活不如死,那才可怕。
  那些有逃跑想法的人,这晚也打消了这个念头,打算伺机再逃。
  黄春江镇定自己的情绪,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他与雷耀湘低声商量了一阵,然后各自拿一根棕绳,从码头南北两端开始,将一条一条渔船联结起来,布成一个整体。
  最后,黄春江把绳头牢牢地捆绑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旦有谁解开渔船,逃离春柳湖,他第一时间就能发现,便可迅速采取措施,截住逃路。
  后来,他发现虽然用麻绳可以把全大队的渔船联结在一起,但还是没有把全大队渔民的心联结成一股神。渔民要逃跑,照样有办法。他通过做思想工作,稳定渔民思想后,他主动散开麻绳,渔民当中再也没有人逃跑了。这是后话。
  此刻,黄春江没有睡。
  他点亮渔灯,在锁幅板子上铺开纸,挥舞笔,不停地书写着。
  他为了春柳湖灾后重建,让渔民生活稳定,他向社教队长严东华写报告:要求提前离开社教工作队,返回春柳湖,继续履行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职责。因为社教队里多一个队员、少一个队员并无大碍,而春柳湖需要他回来领导重建。他打算一旦严东华批准了他的报告,他就要借重建之机,实行多年来的夙愿:连改、定居同步进行。
  他多么希望严东华批准他的报告啊!
  第二天,黄春江派胥大海从龙寿县电影公司接来了电影队。
  晚上,黄春江集中春柳湖全体渔民在祝家岗的堤坡上观看电影纪录片《南海围田》,该片真实记录了解放军41军122师官兵,1962年开赴汕头市西郊牛田洋,挑泥土,运岩头,在海汊里一下围出了7.8平方公里的良田,1963年就种上了庄稼,粮食亩产达1190斤。第三年,就在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之时,18级强台风袭击,风、潮、雨交加,海水急剧上涨,几米高的大浪扑来,冲断大堤,庄稼、房屋全部被淹。灾害面前,官兵们不仅没有退却,反而越战越勇,大堤断一次,重建一次,三年断堤,三年重建,数十名官兵壮烈牺牲,最后获得大丰收。黄春江组织春柳湖渔民观看这部电影之前,他要求大家带着三个问题,边看电影边思考:
  一是思迁,还是思变。这是一个问题。春柳湖的渔民都住在血吸虫区,四面是水,几间茅草房,经常被水冲倒。
  第二个问题是春柳湖这地方到底能不能改造?两年前,他们在罶口河到青山的那一段,动土一万多方,想把渔湖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