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83 沼气灯 (第1/2页)
“仇兄,不知这些时日你与仇公都准备了些什么?” “哈哈,说起来这次多亏了小郎提醒啊!”仇昆一脸嘚瑟。 仇昆端起水碗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我父亲已经送信去了剑南道与河北道,将存粮全部装船发运来长安。另外还调取资金四处收购了许多粮食,我家的钱库可是基本都被搬空了。” 李忘忧没想到仇元良如此有魄力,得知蝗灾可能爆发后居然把全部身家压了上去。 看了眼满脸得意的胖子,李忘忧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仇公不会囤积了粮食,打算借着蝗灾……” 话没有说完,李忘忧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继续开口了。在商言商,仇元良如果囤积粮食大赚一笔也无可厚非,只是他却觉得这样未免太下乘了。 如若当真如此,这仇家不结交也罢了。 仇昆却霍然起身,怒视李忘忧:“小郎此话是何意?我仇家世代经商,却行的正、站得端,从不做昧心的买卖。” 见仇昆如此激动,李忘忧也有些不好意思,讪笑了下摸摸鼻子:“仇兄勿怪,那仇公是如何打算的呢?” “哼!”仇昆不满的瞪了李忘忧一眼,重新坐了回来:“我家囤积粮食不是为了牟取暴利,我父亲的意思是等蝗灾一起,我家的所有粮店都会照常经营,你要买多少粮食,只要我家仓库里面还有,就绝对不会不卖。” 他这话倒是让李忘忧眼睛一亮,端起水碗朝仇昆一举:“仇公高义,我以水代酒敬仇兄一碗。” 说完便将水碗中的水一饮而尽。 蝗灾虽然会让粮食减产,但大唐土地那么多,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遭遇蝗灾。 造成大饥荒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无良粮商为了牟取暴利,故意囤积粮食不卖,从而造成人心惶惶,粮食也就愈发珍贵。 其实大唐根本不缺粮,尤其是贞观二年更不缺粮。 前朝隋炀帝登基时全国人口已达890万户,以一户6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 隋末天下大乱,死伤无数。 待大唐平定江山后,武德年间民部统计全大唐不过二百一十九万户,不到两千万人口。 而不提大唐每年出产的粮食,仅仅是隋末被大唐继承下来的回洛仓,储粮总量就超过3亿斤,足够全大唐的百姓吃五十年。 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此时隋朝已灭亡了20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这话李忘忧倒是不太相信,毕竟粮食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存放几十年时间?难道隋唐就有储存粮食的黑科技了? 不过此时是贞观二年,隋朝覆灭才11年,那些陈粮如果储备妥当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由此可见大唐绝对不缺粮食,那因为蝗灾造成的饥荒,其实根本就在于世家贵族与大粮商们为了牟取私利而坐视百姓饿殍满地。 对于李忘忧的夸奖,仇昆却有些不好意思了:“小郎也不要误会我家大人的意思,虽然会造成售粮,但价格还是会随行就市,并不会刻意压低价格。” “这个自然,哈哈,仇兄说的